- 手机:
- 0510-86179338
- 电话:
- 0510-86179338
- 邮箱:
- adminIM@eyoucms.com
- 地址:
- 江阴市南闸街道开南路8号
2020级雕塑班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在这期间我见证了你们在雕塑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与进步。从你们的毕业作品中,我看到了年轻学子们多元化的艺术生命力,有传统写实雕塑、有数字雕塑、有装置与实验艺术、有金属雕塑和纤维艺术......这些作品从主题到表现形式与材料运用都极具创意,每件作品都体现了同学们的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如今你们即将毕业,并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希望你们能带着对雕塑的热爱与执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不断追求卓越,用手中的雕塑刀继续雕琢你们的梦想。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愿你们的艺术生命在广阔的天地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加油!
同学们的创作呈现出了很好的专业精神和持续亘绵的韧性,你们在造型的维度、材料语言表现细致入微探索和数字技术与要求上都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我们即将告别,请大家要始终秉持“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的师大校训,对你们的母校的情感,你们即将在走出正大门的时刻将发生改变——“那高高耸立在瑶湖平原上的正大坊的母校,正如初来乍到时候的瑶湖校园的美景那样令我毕生难忘,无论是在我们最欢愉还在低沉的时刻,最终她将成为我们精神中永远的图腾”。最后,祝福2024届雕塑系的同学在今后的人生之路都能龙行龘龘。
2024届是最特殊的一届,也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一届毕业生。因为他们从进校伊始,就经历了前所未有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2024届雕塑系的同学们应对疫情时的表现让人倍感欣慰。他们坦然面对灾情带来的一系列不便,不仅没有悲观消极,在积极面对的过程中学习的热情始终不减,甚而出现了象《赣鄱党员勇争先》这样入选江西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型主题美术展”的反映社会抗疫的优秀作品。
今天展现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展厅中的2024届毕业作品,是磨难中茁壮成长的一届学子四年大学生涯的一次总结,作为指导教师团队中的一员,我衷心祝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象大学时代一样无畏无惧、积极开朗,发扬乐观主义精神化被动为主动,以过硬的专业素质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亲爱的20级雕班同学们,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如今,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愿你们带着对艺术的热爱,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希望你们在艺术的领域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愿你们以艺术为翼,翱翔梦想的天空。用才华与热情,书写不凡人生。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你们耀眼艺术人生的起点。祝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以艺术为媒,连接美好与梦想,祝愿即将毕业的雕塑班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勇敢前行,你们的未来定会因艺术而更加美好。在人生舞台上绽放最璀璨的艺术之光,期待你们的辉煌成就!
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用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的思维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和我们时代的艺术,从内心出发,保持真诚,不必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要朴素,要自然。不要害怕挫折和挑战,请勇敢的生活,我相信你们都会引领大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创造好的作品。
《蝶母》描绘的是蝴蝶妈妈从古枫树中诞生之初的场景,古枫树倒了带来了蝴蝶妈妈众蝶非常开心簇拥在一起,在内容及形式上都偏向叙事性。人物方面,为了突出叙事性效果,对人物状态及细节做了些许刻画,使整体和局部耐看且整体。与众蝶组合在一起,好似与其交流一般,使诞生场景生动。
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到华夏大地上的优秀文化,于是我创作这样一组作品,通过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件故事和歌谣的场景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仅此运用雕塑这个艺术语言阐述我个人对于蝴蝶妈妈诞生场景,也是希望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作品,感受到这份藏于大山之中的浪漫,希望人们不要被钢筋水泥腐蚀肉体,在追随时代脚步的同时多多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布和汉唐建筑元素在雕塑上的体现,不同艺术形式和语言之间的混合和冲突可以为艺术带来新鲜血液,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功能性雕塑则实现了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想法和感受、风格和个性,甚至是新理论和新想法的实验品。它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发展。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视觉表现形式,他的最大意义在于创造一种舒适而美丽的环境,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初探汉唐建筑元素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运用,探索软雕塑领域研究的不足,拓展汉唐建筑元素在雕塑领域的内容,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寻》这件作品源于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也许是生活也许是工作但都离不开人们追求,那么你寻找的是什么呢?
作品《寻》通过找寻内心中的渴望,表达出对于迫切需要正确方向指引的主题,在模糊的内心中不断去探索正确的道路,在寻找正确的道上每个方向都是不确定的,但是通过我们不断去探索去求真正确的道路离我们会越来越近。
作品在传承传统的雕塑艺术中去大胆创新找到适合本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既传承了传统雕塑表达形式,又打破了固有的雕塑中造像写实的技巧,以一种新的艺术呈现形式去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作品不以写实为基础而是已延展性为基础突出作品的画面性,通过模糊的表现手法将作品更加融合与主题。延展性在其呈现方式中又很多表达效果,一种是动态拉伸一种是比例拉伸但其本质都是对于传统造型的一种研究,如何打破这种传统写实造型的规矩。作品《寻》将静态人物将来的运动状态利用动态拉伸的表现手法体现其动态的观感,使得作品在呈现方式上化静为动作品更加灵动,在寻的主题中也是以一种寻觅的感觉寻找正确的方向那么这种表现手法也切入主题。作品借鉴了贾克梅蒂的动态拉长、夸张以及吸收了李洪波的教具系列作品的特殊表现手法使得作品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具有其独特性
我以鸟作为我的思考的载体,希望能借此传达到我的所思所想。借这些铁丝构建的骨架、毛发和羽毛组成的身体以及鲜红色的箭矢描绘我对生命、伤痛、战争的理解。作品名称:《坠鸟》
《丝路·山韵》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骆驼与山貌丹霞的结合。丝绸之路,作为历史上横贯欧亚的商贸与文化交流大通道,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意义,也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一个永恒而魅力无穷的主题。丝绸之路上默默负载的沙漠之舟—骆驼和山貌丹霞的融合,整个作品以肌理、颜色为主。它们诉说着古代旅者的故事,商队的足迹,以及沙漠中星辰的指引。不仅促进了贸易和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世界历史和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山黑土》这一作品灵感源自黑龙江地区的自然风貌。木门象征土,氨纶代表山,一黑一白,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视觉冲击。木门破损的质感,在默默讲述着岁月的沧桑沉淀;而氨纶的柔软与弹性,则生动地突出了环境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两者相融合,使观者仿若身临其境,能真切感受到东北地区那广袤无垠且深沉厚重的生态环境,以及这片土地上所孕育的强大生命力量。最后,此作品也深刻表达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紧密关联,深情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心怀敬畏地对待大自然。
《自塑·2024》是一件以雕塑形式呈现自我形象的作品。在大学生涯中,我因外貌极具特色而被许多同学和老师“抓”来做模特,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绘制了无数精美的肖像和雕塑。因此,我也被同学们冠以“美院名模”的称号。然而,我始终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创作雕塑、油画和国画,却从未亲自尝试过用雕塑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因此,在毕业之际,我决定用雕塑的形式为自己塑像,以此作为我大学生涯的一个总结。最后感谢我的导师夏学兵教授对我两个作品的悉心指导,夏学兵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我的创作过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与启发。
《阿姐的囍日子》取材于阿姐真实而美好的壮族婚礼,将婚礼的欢乐与幸福凝固其中。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壮族婚礼的独特魅力和浓郁风情,也传递着对阿姐最真挚的祝福,愿她婚姻幸福,喜乐安康。
人的脆弱体现在面对挫折、苦难和伤痛时,可能会感到无助、痛苦和绝望,会被情绪所淹没,会在某些时刻显得不堪一击。然而,人的坚强也同样令人惊叹。在困境中,人们能迸发出坚韧的力量,能勇敢地面对挑战,能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他们可以从伤痛中恢复,可以在逆境中崛起,可以在重压下挺立。人的脆弱让我们懂得珍惜和关爱,而人的坚强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韧性和不屈的精神。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而复杂的人性。作品《破碎》是使用数字雕塑软件zbrush进行创作的,作品结合了具有科技感的且具有坚硬特征机械零件,整体颜色使用银色和白色,表达人的脆弱如易碎的白瓷,坚硬如不屈的钢铁,这两种在生命中交织的特征。
作品在构图上,追求整体作品视觉配重的平衡感。在作品中由三个人物、一匹马、五棵树组成,在构图安排上由树组成作品整体的背景以衬托前方与烘托场域气氛;前方三组人物以中间人物为主体左右各安排不同动态的人物形成三人排列式构图增加作品的肃穆宏大之气势;其中,马在作品中起着交流前后的枢纽性作用,在作品背面中可以看出,马的后半身处于作品右侧三棵树的后方,形成“树压马”的构图,转到正面,马的前半个身体处于左侧两棵树的前方,形成了“马压树”的构图。整体上,马由作品后方走向前方将作品前后相互联系同时也将作品左右联系了起来,从上向下看作品整体形成“Z”字形构图。
在作品元素选择上,首先关于树的造型在创作中侧重于突出树在视觉上“向上”的势,形象参考东汉青铜摇钱树造型。“摇钱树图式出现于东汉早期,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进一步的发展,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图式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吸收东汉青铜树的造型规律的同时针对创作本身特点增加松树自身的三角形外形以及树枝、树叶的造型特点进行创作,在树的造型方面侧重于语言符号化表达;其次作品三个人物均采用立姿,为防止三个人物动态统一显得单调在人物细微动态上进行区分,中间一人重心在二腿之间身体稍向其右侧倾斜,右侧女性重心在其左腿上另一腿放松摆向后方,身体依靠在中间男性志愿军身上。最左侧男性志愿军则呈稍息姿势,胸负行军包肩背莫辛甘那步枪目光看向远方。作品整体追求浪漫主义风格又同时具有当代写实因素,力求在吸收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当代雕塑造型语言;最后在马的创作中追求汉马的造型特点,突出其整体性,弱化其细微的结构,通过几何归纳概括:马首偏向方体,马脖颈则是方中带圆的圆柱体造型,马身体整体呈现一个方体。
作品取名为《壹玖伍零》,它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一年,我希望以这种方式将它铭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利坚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挥出了20世纪最有力的一拳,为新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安全的国际环境。在当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告诉我们,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于“出拳”,善于“出拳”,迈出第一步才会有下一步。
在经过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我对软质材料的艺术作品兴趣浓厚,并希望自己能通过创作进行自我表达,曾利用纸质和纤维材料进行创作,所以,在这次的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软雕塑这一方向,软雕塑的柔美和可塑性深深吸引了我,它既具有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其利用的独特材质又令它展示柔软和灵动的特点,软雕塑使用的材料丰富多样,比如布料、纤维、塑料等,这些材料可以给我无尽的创作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和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作品。家乡承载着我深厚的情感记忆,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历史、风俗、地貌和人文特色,这些元素为雕塑创作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素材。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乡的魅力。家乡题材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也是情感归属的源泉。因此,我选择利用羊毛毡材料对家乡旧物的再现,引起情感记忆的共鸣,毛毡这种软质材料,给人一种柔软、温暖的感受,贴合我的创作主题,能够增强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通过独特的构图,展现了一位站立在荒芜土地上的老奶奶形象,她身着简朴,头戴毡帽,佝偻身躯,艰难的抬起头用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在这件作品中,老奶奶所站立的土地象征着人生旅程的艰辛与不易,而枯树和小石头则增添了一抹荒凉的氛围,左手虚抬,仿佛是在抚摸着远方儿女的脸庞,目光中尽是对远方子女归来的期盼与执着。
作品的名称《望归》寓意深远。它不仅代表着老人对离家子女的深深眷恋,也象征着人类对于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渴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在不断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归宿,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安宁和温暖。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归途。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温暖和关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意义和价值。
该毕业作品等你主旨是借用生物活体材料——蚂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作品中搭建了一座人所为的建筑,为了表达观念,引入蚂蚁来与该建筑产生矛盾,再经过一季的时间,蚂蚁丝质巢穴能够包裹建筑,取代建筑,人之所为归还于自然。
该作品源自作者对戏曲文化的深厚兴趣,特别是豫剧《佘太君辞朝》中的某一经典场景,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作者主要选取了铁板作为创作材料,巧妙地运用了切割和焊接工艺,将这一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深受皮影戏的影响,借鉴了皮影戏中剪影形象的特点,以及光与影的巧妙运用,深入研究了皮影戏中的人物动态,简化了人物的外部轮廓,精准地捕捉了每个人物的特征和动态,从而以全新的方式重新诠释了这一经典戏曲场景。
以《山海经》中的精卫形象为灵感,精卫填海的故事为蓝本,进行全新的演绎和诠释,运用拟人化的雕塑形象展现精卫填海志,意在表达对坚韧意志和执着信念的礼赞。